长尾理论是什么
《长尾理论》07年左右就开始流行,很长一段时间知道有这么个理论,但没有系统去看。前段时间看完后有很多感触,后悔没早点看完这本书。书中内容在今天看来是很常见的商业想法,但它的确影响了很多商业产品。下面是书中主要内容。
1. 长尾理论是什么
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重心正在加速转移,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主流产品和市场)转向需求曲线尾部的大量利基产品和市场。在一个没有货架空间限制和其他供应瓶颈的时代,面向特定小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和主流热点具有同样的经济吸引力。这就是长尾理论。
长尾理论阐释的实际上是丰饶经济学——当我们文化中的供需瓶颈开始消失,所有产品都能被人取得的时候,长尾故事便会自然发生。
2. 为什么会有长尾
长尾的出现是获得利基产品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导致成本降低的原因如下:
第一种力量是生产工具的普及。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个人电脑。电脑可以将打印、电影制作、音乐创作和其他任何事情置于任何人的掌控之中,它的威力意味着“生产者”的队伍已经壮大了上千倍。
第二种力量就是通过普及传播工具降低消费的成本。尽管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创作,但如果创作出的内容无人欣赏,一切便毫无意义了。个人电脑把每一个人都变成了生产者或出版者,但把每一个人都变成传播者的是互联网。
第三种力量就是连接供给与需求,将新产品介绍给消费者,推动需求沿曲线向右移动。这种作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能是Google的“群体智慧”搜索引擎,可能是iTunes的好歌推荐,也可能是口头传播效应或消费者的博客。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寻找非主流内容的“搜索成本”降低了。
3. 哪些产品契合长尾理论
契合长尾理论的产品主要分五大类:
- 有形产品。如亚马逊、eBay,国内的淘宝、京东
- 数字产品。如iTunes、iFilm,国内的豆瓣、QQ 音乐
- 广告/服务。如Google、Craigslist,国内的百度、美团、大众点评
- 信息。如Google、维基百科全书
- 网上社区/用户自创内容。如MySpace、Bloglines,国内的各种博客平台、公众号、小程序,还有现在流行的短视频
4. 长尾理论与 8020 法则
长久以来,80/20法则一直没有被正确地解读,原因有三。
- 首先,确切比例几乎永远不会是80/20。我研究过的大规模市场大多呈现出80/10的比例,甚至可能更低(不到10%的产品带来80%的销量)。
- 如果你质疑80加10并不等于100,那么你已经发现了80/20法则的第二个令人迷惑的地方。80和20是两种不同事物的比重,因此没有合计为100一说。前者是销量的比重,后者是产品的比重。更糟糕的是,对于如何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或是将哪一个变量定为常量,我们并没有标准的惯例。你可以说一个市场呈现出80/10的形状(10%的产品带来80%的销量),也可以说它的形状是95/20(20%的产品带来95%的销量)。
- 最后,人们会用这个法则来解释截然不同的现象。80和20的经典定义是产品和收益,但这个法则同样可以应用于产品和利润的关系。
- 最致命的误解之一就是把80/20法则看成一个指导方针:既然存在80/20的规律,那不妨只经营那20%的产品,用它们来实现大多数销量即可。这种想法源自这样一种认识:80/20法则本质上是对差异化经营的一种鼓励,因为只要你猜对了,少数产品就能对你的企业作出不成比例的巨大贡献。
长尾鼓励的不是遵循这个法则,而是拒绝被这个法则统治。就算20%的产品能带来80%的销量,我们也没理由不去经营其他那80%的产品。在长尾市场中,存货成本寥寥无几,完全有条件经营所有的产品,不管实际销量有多大。谁知道一个排在后80%的产品能不能跃入前20%之列(在好的搜索和推荐引擎的帮助下)?
80/20法则仍然生龙活虎地存在着,但在长尾市场中,它已经失去了它的霸权。
长尾究竟是将蛋糕变大了,还是仅仅改变了蛋糕的分配方式?换句话说,当虚拟零售商的无限货架空间令产品种类急剧增多时,人们究竟会去买更多的东西,还是仅仅将兴趣转向不太流行的东西?总的来看,答案与行业有关:广泛兴起的小市场确实给某些行业带来了成长的黄金机遇,但也有些行业并没有这么幸运。
“长尾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我们得以更全面地观察整个商业。很长时间里,“80/20法则”占据着我们的头脑,决定着我们的商业思维,那么今天我们既要懂得“80/20”,也不能忽略“20/80”的存在。以前我们头脑中的商业图景可能是若干棵大树占满了整个画面;今天我们头脑中的图景应该是不仅有大树,还有荆棘和杂草。显然,后者更像一个完整的生态。
5. 我们应该如何利用长尾
创造一个繁荣长尾市场归结为两句话:
- 提供所有产品。
- 帮我找到它。
成功长尾产品的九大法则:
- 法则一:让存货集中或分散
- 法则二:让顾客参与生产
- 法则三:一种传播途径并不适合所有人
- 法则四:一种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
- 法则五:一种价格并不适合所有人
- 法则六:分享信息
- 法则七:考虑“和”,不要考虑“或”
- 法则八:让市场替你做事
- 法则九:理解免费的力量
向长尾消费者推销的最佳方式是要弄清楚是谁在影响着他们,然后把你的精力集中到那里,一开始要少做多听。
6. 摘录
我们可以把营销成本的降低想象成正在下降的水面或正在退落的海潮。随着它们的退去,一片崭新的土地显现出来——它一直在那里,只不过隐藏在水下而已。这些利基产品是地图上找不到的伟大宝藏,蕴藏着许许多多过去被认为没有经济效益而未能登上台面的产品。
书籍本身已经不是价值所在,而是变成了宣传价值所在的一种广告——而价值所在就是作者本人。许多这一类的非商业书籍只是营销工具而已,目的是提高作者的学术声望,推销他们的顾问服务,为他们赚取演讲费,或者只是将他们的名头留在世上。从这个角度看,自我出版并不是赚钱的一种方式,而是对其他人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
降低成本的终极方法就是完全消灭原子,用字节处理一切。纯数字集合器企业只需把产品储存在硬盘上,然后通过宽带运送它们。生产、存储和销售成本接近于零,版税只有在产品售出的时候才需支付。这是最高境界的即需即制市场:由于产品都是数字的,它们可以根据需求状况克隆和传送无数次——可能是零次,也可能是数十亿次。一个畅销大热门和一个无人问津的大冷门只是数据库中的两个不同条目而已,在新技术和硬盘经济学的时代,两者没有任何区别。
经济学中确实有一个根本性的概念:你不可能免费获得所有东西——整个经济学就是围绕着利益权衡和权衡方法建立起来的。比如,亚当·斯密就是用时间(或便捷性)和金钱的权衡理论开创现代经济学的。他曾说过,一个人可以住在城市附近,但要支付更高的房屋租金;也可以住在离城市比较远的地方,这样租金较低,但“要牺牲一定的便捷性”。自此之后,有限蛋糕的分割方法就成了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尽管所有媒体上的选择空间或许是无穷无尽的,但人类的注意力和时间仍然是有限的,我们的可支配收入也是有限的。某种程度上说,蛋糕的大小仍然是固定的。就算你向一个闲散在家的懒汉提供100万个电视节目,他或她看电视的时间也许并不会超过从前,只不过可以挑选更适合自己的节目罢了。
人们之所以聚在一起,不光是因为他们愿意彼此靠近,也不光是因为他们喜欢那些设施齐全的都市中心,尽管这两者都很重要。他们和他们的公司聚在一起,也是为了利用密集人口所带来的生产率优势、规模经济和知识外溢效应。如果不计其数的创新者、执行者和金融支持者都能不断地在办公室内外彼此接触,那么理念就能传播得更加自由,锤炼得更加锐利,实践得更加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