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达到真正的快乐?-读《心流》
《心流》这本书主要讲两件事:
1.心流是什么,如何达到?
各种资讯对人们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形成「精神熵」。精神熵的反面就是心流。心流可以由我们自己缔造,一个人最愉悦的时刻通常是为了某项艰巨的任务而辛苦付出,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控制自己本能的冲动,把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排除外界无关的干扰,达到心流的状态。
2.生活中各个方面,如何达到心流?
- 感官之乐。控制身体和感觉,保持爱情的新鲜感,禅修,聆听音乐
- 思维之乐。做白日梦,通过写作、阅读让心灵自有一套法则,终身学习
- 工作之乐。将工作与自己的长期目标结合,从工作中发现乐趣
- 人际之乐。避免独处,在家庭中投入精力,维持友谊
- 挫折时。正面刚,上升到系统角度来解决问题,自得其乐
摘录
“寻求快乐是基因为物种延续而设的一种即时反射,其目的非关个人利益。进食的快乐是为确保身体得到充足营养,性爱的快乐则是鼓励生殖的手段,它们实用的价值凌驾于一切之上……但实际上,他的性趣只不过是肉眼看不见的基因的一招布局,完全在操纵之中……如果无法抗拒食物或酒精的诱惑,或无时无刻不欲念缠身的人,就无法自由控制内在的心灵。”“跟随基因的反应,享受自然的乐趣,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我们应该认清事实真相。”
生命现象是个奇迹。它将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能,并从无序中发展出有序。薛定谔以物理学家的眼光看到了大自然中的这个反例,称之为“负熵”。负熵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米哈里借鉴上述思想提出了“精神熵”。他认为,资讯对人们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的威胁,将导致内心失去秩序,就是精神熵。米哈里说“精神熵是常态”,好可怕呀。在他看来精神熵的反面就是最优体验,他称之为“心流”。
米哈里这样概括心流的成因和特征。第一,注意力。他说: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那份深沉的快乐是严格的自律、集中注意力换来的。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那目标是什么不要紧,只要那目标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此。第三,有即时的回馈。第四,因全神贯注于此,日常恼人的琐事被忘却和屏蔽。第五,达到了忘我的状态。
在秩序不佳的家庭里,孩子的大部分能量都浪费在层出不穷的谈判与争执,以及不让脆弱的自我被别人的目标所吞噬的自我保护上。
外界向你提供目标时,往往以某种奖励吸引你追随它。世上大多数奖励的动机是控制你。不做外部目标的奴隶,就要拒绝它们的奖励。拒绝外部奖励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内奖”,即选定你的目标,在追随目标的努力中,获得内心的秩序和成长的乐趣,这就是内奖,就是自我奖励。
米哈里说:“开始时靠目标证明努力的必要,到后来却变成靠努力证明目标的重要性。”“登上山顶之所以重要,只因它证明了我们爬过山,爬山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目标。”
米哈里说:“柏拉图就是因为警觉到这种关系的存在,所以才强调教育儿童首先就该教他们音乐;学习把精神专注于优美的节奏与和谐之中,意识的秩序才得以建立。我们的文化似乎越来越不重视儿童的音乐技能,学校预算每有删减,最先遭殃的就是音乐课程,还有美术和体育。这三种对于改善生活品质极为重要的技能,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竟被视为多余,着实令人扼腕。”他还说:“虽然学习乐器从小开始最好,但永远不会嫌太晚。有些音乐老师的专长是教导已成年,甚或上了年纪的学生,很多成功的企业家甚至年逾五十才决定学钢琴。尝试与别人合作发挥自己的技巧,最愉快的经验莫过于参加合唱团或加入业余演奏团。”他还提倡学习作曲,他说电脑中先进的软件使作曲变得更简易,普通人也可以尝试。
什么是心流?按照技能、挑战两个维度,我们可以将人们的常见行为模式总结为下图中所示的八种。心流处在技能适中、挑战适中的理想区域。当你心中有个目标,这个目标对你来说有一定难度,而你的技能可以初步胜任这个目标的时候,你开始投入心力,你的注意力被立即的反馈攫住,而环境也逼迫着你做出回应。就像乒乓球高手相互对打,小球成为两人之间意识流动的媒介。你会体验到人类最美妙的感觉——心流。反之,在低挑战、低技能那样的区域是焦虑、冷漠、厌倦……
日本出版人见城彻将“胜利者一无所获”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受海明威影响,见城彻提倡硬派工作,强调以压倒性努力正面突破困境。当你全力争取胜利时,其他就不那么重要了;甚至,连胜利本身都不重要。胜利者的奖赏就是自己的兴趣、享受与内在满足。如果没有奖励,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你沉浸于事物本身,这就是心流。就像契克森米哈赖在书中所言:“攀岩的神秘就在于攀登本身;你爬到岩顶时,虽然很高兴已大功告成,而实际上却盼望能继续往上攀登,永不停歇。攀岩的最终目的就是攀登,正如同写诗的目的就是为写作一样;你唯一征服的是自己的内心……写作就是诗存在的理由。攀登也一样,只为了确认自己是一股心流。心流的目的就是持续不断地流动,不是为了到达山顶或乌托邦。它不是向上的动作,而是奔流不已;向上爬只是为了让流动继续。爬山除了爬山之外,没有别的理由,它完全是一种自我的沟通。”
如果你对比一下“刻意练习”和“心流”,会发现虽然二者说的是两件事,但是有很多相通之处。心流,可以说是刻意练习的一个结果。
心流只是一个方法,它背后更大的逻辑是,你要通过锻炼控制自己的意识,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在我看来,这个态度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我们做事的时候并不在乎结果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而是专注于做这件事本身,从中获得乐趣。这句话听着特别像“心灵鸡汤”,但它恰恰是一个站得住脚的理论!
第一章 心流,快乐的源泉
一般人认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心无牵挂、感受最敏锐、完全放松的时刻,其实不然。虽然这些时候我们也有可能体会到快乐,但最愉悦的时刻通常在一个人为了某项艰巨的任务而辛苦付出,把体能与智力都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最优体验乃是由我们自己所缔造的。
生活越改善而越不满足的矛盾表明,提高生活品质是一件永远没有尽头的苦役。其实只要我们在奋斗的过程中觉得愉快,设立新目标也没什么不好;但问题就在于一般人总把所有心力放在新目标上,不能享受现在,也因此与知足的快乐绝缘。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自己在宇宙中的孤立以及生存机会的渺茫,于是建立起一套神话和信仰体系,把宇宙中无秩序的破坏力转化成可控制或至少是可理解的模式。任何文化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护其子民不受混沌之扰,同时灌输给他们一个信念:自我很重要,并且个人终究能成功。
父母教孩子养成好习惯,为的是长大后对他们有益;老师向学生保证,无聊的课程日后有助于他们谋职;公司主管告诉新员工,要有耐心,努力工作,因为有朝一日会晋升为主管—然而在漫长的晋升之路尽头,退休的时刻也会同时到来。爱默生曾说:“我们对生活有种种期许,却从未真正生活过。”一个穷困的小女孩也从童话故事中学到:果酱和面包永远是明天的事,今天就是吃不到。
一个男人在生理上受一个女人吸引时,他会想象(假设他会思考这种事)自己的欲念是发乎个人意愿的。但实际上,他的性趣只不过是肉眼看不见的基因的一招布局,完全在操纵之中。当这种吸引力只是基于生理的反射作用时,个人意识的影响力微不足道。跟随基因的反应,享受自然的乐趣,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我们应该认清事实真相,在必要的时候,按照自己的优先顺序,做自己的主人。
向基因屈服有时相当危险,因为这会导致我们彷徨无助。不能在必要时反抗基因指示的人往往很脆弱,他们非但不能根据个人的目标决定行动方向,反而被肉体的欲望牵着鼻子走。摆脱社会制约的首要之务便是控制本能的冲动,因为只要我们凡事跟着感觉走,一举一动就不难预测,别人就很容易利用我们的好意,达到他们自私的目的。
从社会制约下解放自我,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时时刻刻发掘每一事件中的回馈。如果我们学会在不断向前推进的体验中找到快乐与意义,社会制约的重担就会从肩上自动滑落。当奖赏不再受外在力量管制时,权力就回到了个人手中。再也不必为追赶不到的目标而孜孜以求,或是在每个无聊的一天告终时,盼望明天会更好;再也不必为遥不可及的奖励受尽折磨,而可以真正开始充实人生。但光是放纵本能的欲望,并不等于摆脱社会制约,我们还得超脱肉体的欲望,学习控制心灵。
第二章 控制意识,改善体验的品质
然而即使没什么心理压力,很多人也没有充分发挥处理资讯的能力。大多数人在每天约占1/3的闲暇时间里,都尽可能避免用脑子,这段空当一半以上是消磨在电视机前。受欢迎的节目情节与角色一再重复,以至于看电视虽然需要处理视觉意象,但记忆、思考、意志力等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无怪乎很多人说,看电视时注意力、技能的运用、思路的清晰程度与精力都陷入最低潮。一般人经常在家从事的其他休闲活动,也比看电视好不了多少。看报、看杂志、跟别人交谈、看着窗外发呆,都不需处理太多资讯,也无须集中注意力。
所以准许哪些资讯进入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实际上,这就决定了生活的内涵与品质。
这套繁复的心理运作,必须在几秒钟,甚至几分之一秒内完成,用“电光石火”形容这种决断的速度一点儿也不夸张。它并非自动发生,而是经过一套明确的程序,我们称之为“注意力”。注意力负责从数以百万计位的资讯中挑出相关的资讯,以及从记忆中抽取相关的参考数据,然后评估事件,采取正确的对策。注意力再怎么强大,也无法超越前面谈到的限制。它在一定时间内只能处理一定数量的资讯。从记忆库中取出资讯,理解、比较、评估,然后做决定——无一不用到心灵有限的资讯处理能力。以看见蛇行驾车的司机为例,他若想避免意外,可能就必须暂时中止边开车边打电话。
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若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乐趣。
由于注意力除了决定某些事物能否进入意识外,还要带动其他心灵活动——回忆、思考、感觉、做决定,所以应该把注意力视为一种“精神能量”。它是完成工作不可或缺的能量,在工作中会耗损。我们通过这种能量的应用,创造自我;也通过应用的方式,塑造记忆、思想和感觉。注意力是一种受我们控制、随我们使用的能量变化而改变,也是改善体验品质的最重要的工具。
内在失序——也就是资讯跟既定的意图发生冲突,或使我们分心,无法为实现意图而努力——是对意识极为不利的影响力。我们曾经为这种状况取了各式各样的名称,如痛苦、恐惧、愤怒、焦虑、妒忌等。所有失序的现象都强迫注意力转移到错误的方向,不再发挥预期的功能,精神能量也窒息了。
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也可称之为“精神熵”,它会导致自我解体,使效率大打折扣。这种状况若持续过久,对自我将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
心流体验会使自我变得比过去更复杂,而这可以说是一种成长。复杂性是由两种广泛的心理过程造成的——“独特化”与“整合”。其中,独特化是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朝独一无二的方向发展;整合则恰好相反,是借着超越自我的观念和实体,与他人联结。而复杂的自我便能够成功地融合这两种乍看矛盾的过程。
第三章 心流的构成要素
如果当真得到了更多的财富与权力,至少一时之间,我们会产生人生就此改头换面的信心。但象征是会骗人的——它往往会歪曲人们以为它应该代表的现实。其实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或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跟生活品质并没有直接关系——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对自我和所遭遇的事情做何种阐释。改善生活,唯有从改善体验的品质着手。
由此可见,与其为如何赚100万或结交有权有势的朋友而烦恼,不如把心思放在使日常生活更和谐充实上,这才是一条比追求象征物更直接的道路。
享乐是高水准生活的重要一环,但享乐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睡眠、休息、食物与性,都属于恢复“均衡”的体验,在肉体需求引起精神熵以后,重整意识的秩序。它们并不能带动心灵的成长,也不能增加自我的复杂性。换言之,享乐虽有助于维持意识的秩序,却无法在意识中创造新秩序。也正因为如此,享乐的片刻转瞬即逝,不能带动自我成长。复杂性却要求把精神能量投入到具有挑战性的新目标。从孩子身上很容易发现这个过程。每个小孩儿一开始都是小小的“学习机器”,每天尝试不同的新动作、新词汇。当孩子学会一种新技能,脸上那种专注的喜悦充分说明了乐趣的真谛,而每个充满乐趣的学习经验,都使孩子不断发展的自我日趋复杂。
我们在研究中也指出,乐趣的出现主要有八项元素。一般人回想最积极的体验时,至少都会提及这些元素中的一项,或是全部。首先,这种体验出现在我们面临一份可完成的工作时。其次,我们必须能够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第三和第四,这项任务有明确的目标和即时的反馈。第五,我们能深入而毫不牵强地投入到行动之中,日常生活的忧虑和沮丧都因此一扫而空。第六,充满乐趣的体验使人觉得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第七,进入“忘我”状态,但心流体验告一段落后,自我感觉又会变得强烈。第八,时间感会改变——几小时犹如几分钟,几分钟也可能变得像几小时那么漫长。这些元素结合成一种深刻的愉悦感,带来无比的报偿,并扩展成极大的能量,仅是感觉它的存在就已值回“票价”了。
静态的阅读就是全世界公认的能带来乐趣的活动。它被视为一种活动,因为它需要集中注意力,而且阅读者必须了解文字的规则。阅读的技巧不仅包括识字,还包括把文字转化为意象、对虚构的角色产生共鸣、辨识历史与文化背景、预期情节的转变、批评与衡量作者的风格等。
攀岩的神秘就在于攀登本身;你爬到岩顶时,虽然很高兴已大功告成,而实际上却盼望能继续往上攀登,永不停歇。攀岩的最终目的就是攀登,正如同写诗的目的就是为写作一样;你唯一征服的是自己的内心……写作就是诗存在的理由。攀登也一样,只为了确认自己是一股心流。心流的目的就是持续不断地流动,不是为了到达山顶或乌托邦。它不是向上的动作,而是奔流不已;向上爬只是为了让流动继续。爬山除了爬山之外,没有别的理由,它完全是一种自我的沟通。
外科医生对精神医学的轻蔑更甚于内科,照他们的说法,精神科医生可能10年才能治疗一个病人,但还不能确定疗法是否有效。外科医生认为精神科医生追求无法达到的目标,太过平庸;精神科医生却觉得,外科医生只会动手术刀,未免粗鲁肤浅。
人们最常述及的心流体验的特征就是,在心流中会把生活中所有不快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因为要想从活动中汲取乐趣,必须全心全意地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所产生的重要副产品——心流状态下的心灵完全没有容纳不相干资讯的余地。
自我意识消失,并不代表自我随之消失,甚至意识依然存在,只不过它不再感觉到自我而已。实际的情形是:我们用以代表自己的资讯,也就是自我的观念,隐遁到知觉之外。暂时忘我,似乎是件很愉快的事,不再一心一意地想着自己,才有机会扩充对自我的概念。消除自我意识可以带来自我超越,产生一种自我疆界向外扩展的感觉。
在心流中失去自我的感觉,以及之后以更坚强的面貌再度出现,两者之间有一种非常重要、乍看却仿佛矛盾的关系。偶尔放弃自我意识,对建立更强大的自我意识,似乎有其必要性。道理很简单:在心流中,一个人面临做出最佳表现、须不断改善技巧的挑战,在这期间,他没有机会反省这么做对自我有什么意义——如果自我意识能随时恢复,这次体验就不可能太深刻。要等事后,一切活动都告一段落时,自我意识逐渐复苏,而这时的自我已经和经历心流前的自我不一样了:新技巧和新成就使它变得更丰富。
“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为了赚钱而投资股市,不算自成目标的行动;但若是为了证明自己有预测未来潮流的能力而玩股票,却可以算是——即使两者最后在金钱上的报酬分毫不差。如果教导小孩儿为的是把他们培养成良好的公民,也不算自成目标;但是若为体会跟小孩儿沟通的乐趣而教导他们,就是自成目标了。从表面上看来,这两种情形不分轩轾,不过真正的差别是,在自成目标的活动中,一个人可以完全为行动本身而投入全部心力,否则他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行动的结果上。
对不少人而言,空闲时间同样是一种浪费;通常休闲有助于工作后的放松,但这段时间往往只是被动地吸收资讯,没有运用任何技巧去开发新行动的契机,结果生活只是由一连串无聊而焦虑的感受所组成,个人全无控制力。
第四章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流?
这些睿智的长老决定全村每25~30年迁徙一次。全村都搬到舒什瓦普的另一个地区,并在此迎接新的挑战。他们必须熟悉新的溪流、新的打猎小径,找到盛产凤仙花的新地区。现在生命又有了意义,值得用心投入。每个人都觉得返老还童,并且更加健康。同时,这也让经过多年开垦的土地,有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文化是对混沌的一种防御。它适应环境的反应,正如鸟的羽毛或哺乳动物的毛皮一样。文化制定规范,推动目标,建立信念,帮助我们克服生存的挑战;同时,文化必须把很多细枝末节的目标与信念排除,因而也局限了发展的可能性。唯有把注意力限制在一组特定的目标与手段上,才能在自行创造的疆界里,进行毫不费力的行动。
一种文化若能成功确立起一套目标和规则,不但能吸引其成员,又能配合他们的技巧层次,使他们能经常感受到强烈的心流,那么它就更接近游戏了。这种情形下,我们可以说文化已变成了一场“伟大的游戏”。若干古典文明很可能已臻至这个境界,如雅典公民、言行以美德为准的罗马人、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以及印度那些动静之间都追求优雅与和谐的婆罗门僧侣。而雅典城邦、罗马法、一切秉承天命的官僚制度,以及无所不包的印度精神秩序,都是文化促成心流的不朽例证。
有助于产生最优体验的家庭环境具有五个特点:第一是“清晰”,青少年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在家人互动关系中,目标与回馈都毫不含糊。第二是“重视”,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目前所做的事、他们具体的感受与体验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不是一味巴望他们将来念一所好大学,或找一份高薪的工作。第三是“选择”,孩子觉得自己有很多选择,包括不听父母的话——只是他们得准备好自己承担后果。第四是“投入”,亦即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放开自卫的护盾和自我意识,全心全意去做他感兴趣的事。最后是“挑战”,也就是由父母为孩子安排复杂渐进的行动机会。
“自得其乐的性格”最大的特征就是,他们能在一般人无法忍受的情况中找到乐趣。不论是在南极迷了路还是被关在牢房里,总有人能把自己的困境改善得还能过得去,甚至成为一场充满乐趣的奋斗;换成其他人,很可能就向艰难困顿俯首称臣了。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罗素在讲述他觅得个人幸福的过程时说:“我渐渐学会对自己和自己的缺点漠不关心,我渐渐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外界事物上,例如,世界的状况、各式各样的知识和我喜欢的人。”这可能是如何培养自得其乐性格的最好的描述。
第五章 感官之乐
改善生活品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学着去控制身体和感觉。
如何维持爱情的新鲜感?答案跟其他活动一样。双方关系要乐趣盎然,复杂性一定得提高;而要增加复杂性,双方就得不断在自己和对方身上寻求新的潜能。要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就必须在彼此身上投注更多的注意力,了解伴侣的思想、感觉与梦想。这是一种持续的努力,是一辈子的事情。当一个人真正开始了解另一个人时,他们就能一块儿展开各种冒险:一块儿旅行、阅读同样的书、抚养子女、拟订各种计划并付诸实现,这些事会越来越有趣,越来越有意义。细节并不重要,因为适用于每个人特殊处境的条件不尽相同。重要的是大原则:性跟人生的其他层面一样,只要我们愿意下功夫去控制它,增强它的复杂性,它就会变得更有乐趣。
500年前,帕坦伽利设计了技巧渐进的八阶实修法。前两种实修称为“道德准备”,目的是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端正意识”;它们的作用是在实际展开心灵控制之前,尽可能把精神熵降至最低。
- 第一实修“制戒”,要求一个人节制可能伤害他人的行为与思想——虚伪、盗窃、淫欲、贪婪等。
- 第二实修“内制”,即遵守清洁、学习、顺从上帝的规矩,这都有助于把注意力导向可预测的模式,使控制注意力更为容易。接下来两种实修与身体的准备有关,让瑜伽行者养成能克服感官需求的能力,保持精神集中,不会疲倦或分心。
- 第三实修着重“坐法”,意即长时间静坐而不向压力或疲惫屈服。这部分是西方人最熟知的瑜伽,通常令人联想到一个身上只包着像尿片的东西的行者,头下脚上倒立,双腿还盘在颈后。
- 第四实修“调息”,目的在于使身体放松,呼吸节奏稳定。
- 第五实修是进入正式瑜伽修行门户的预备动作,称作“制感”。它主要是学习从外界事物上撤回注意力,控制感觉的出入——能够只看、听和感知准许进入知觉的东西。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可以看出,瑜伽的目标与本书所描述的心流活动多么接近——控制内心所发生的一切。虽然另外三种实修不属于本章的范畴——它们强调用纯心灵的方式控制意识,与体能技巧没有关系,但为了完整起见,而且因为这些心灵运作必须以前面的体能运作为基础,在此还是简单介绍一下。
- 第六实修“执持”是长时间专注于一种刺激的能力,可视为与前面的“制感”相呼应;前面我们学习把事物摒除在心灵之外,现在学的则是把它们封锁在心里。
- 第七实修是“静虑”,在此阶段,我们不再需要外来刺激,就能忘怀自我,专心致志,使外来干扰毫无可乘之机。瑜伽行者最后要达到的境界是“三昧”(亦译“三摩地”),意即沉思与思考对象合而为一。达到此阶段的人说,“三昧”是他们毕生最有乐趣的体验。
聆听音乐最初往往只是一种感官体验。在这个阶段,我们对什么样的声音会产生愉快的反应,完全受神经系统中的基因控制。悦耳动听的和弦、如泣如诉的横笛、振奋人心的小喇叭,都能打动我们。一般人对鼓声节奏特别敏感,甚至有人说,摇滚乐的打击伴奏,令听众联想到在母亲子宫里听到的心跳声。音乐下一层次的挑战,乃是“联想式”聆听。在这个阶段,听者必须培养根据声音模式,拟想感情与意象的技巧。凄凉的萨克斯风,令人想起大草原上暴风雨将至、乌云密布、遮天蔽地的情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宛如眼前呈现雪橇驰过银色森林,铃声叮当的一幕。流行歌曲直接用歌词唱出音乐所要烘托的情绪或故事,更是把联想的可能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分析式”聆听是听音乐最复杂的阶段,此时注意力已脱离了感官与情节叙述,转而投注在音乐的结构元素上。这一层次的聆听技巧是辨识作品潜藏的秩序及达成和谐的方法。这又包括:用批判的眼光,评估演奏与音响效果的能力;比较同一作曲家稍早与稍后的作品,或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比较乐团、指挥或乐队稍早或稍晚的演奏以及其他个人或团体对乐曲的阐释。“分析式”的聆听者经常比较同一首蓝调歌曲不同的版本,或列举聆听重点,例如,听听卡拉扬1975年录制的第七交响乐章跟1963年录的同首曲子有何不同,或芝加哥交响乐团的管乐部分真的比柏林交响乐团的好吗?诸如此类的目标确立后,聆听就成为一种回馈源源不断的积极体验(例如,“卡拉扬的速度减慢了”,“柏林交响乐团的管乐高亢有余而圆熟不足”)。一个人一旦培养了“分析式”的聆听技巧,享受音乐乐趣的机会便呈几何级数增加。
虽然学习乐器从小开始最好,但永远不会嫌太晚。有些音乐老师的专长是教导已成年,甚或上了年纪的学生,很多成功的企业家甚至年逾五十才决定学钢琴。尝试与别人合作发挥自己的技巧,最愉快的经验莫过于参加合唱团或加入业余演奏团。个人电脑也有相当先进的软件,使作曲变得更简易,而且让你立刻就能听见演奏的效果。学习制作和谐的声音不但乐趣无穷,而且跟精通所有其他复杂的技巧一样,有助于强化自我。
口腹之乐的另一项危险跟性可以说是对等的,就是它会上瘾。基督教七大罪中列入贪吃和好色,可见其影响之大。创教先驱十分清楚,肉体快乐会轻易把精神能量吸干,无法再去追求其他目标。清教徒对一切乐趣的猜忌,其实不无道理,因为一般人尝到喜欢的食物的滋味以后,自然会想要更多,因而从日常生活的当务之急中拨出时间,来满足这方面的欲望。
第六章 思维之乐
文化分派给我们的社会角色负责塑造我们的心灵,我们通常也任由这套既定规则操纵,直到晚间又该就寝,失去意识为止。但在独处、无须集中注意力时,心灵没有秩序的原貌就会显现。它无所事事,如脱缰野马,往往停留在令人痛苦或困扰的思绪上。除非一个人知道如何整顿自己的思想,否则注意力一定会被当时最棘手的事件所吸引:它会集中于某种真实或想象的痛苦,最近的不快或长期的挫折中。精神熵是意识的常态——一种既没有任何作用,也不能带来乐趣的状态。
这也说明了为何人们花大量时间看电视,尽管这么做毫无乐趣可言。比起其他的刺激——阅读、与别人交谈、发展嗜好等,电视最能提供持续且易得的资讯,帮助观众整理注意力,而所需要的精神能量又非常少。一般人看电视时,不用担心游移不定的心灵强迫他们面对私人的问题。不难想象,一个人一旦确定了克服精神熵的策略,再要求他改弦易辙就很困难了。
避免意识混乱的最好办法,当然是培养能控制心灵运作过程的习惯,而不是依赖电视这样的外来刺激。养成好习惯需要多练习,还需要心流活动不可或缺的目标与规则。比方说,运用心灵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做白日梦:通过心灵意象排演一连串的事件。但即使这么简单的整顿思想的方法,很多人仍然做不到。专门研究白日梦与心灵意象,堪称这方面“泰斗”的耶鲁大学社会学家辛格指出,很多小孩不曾学会做白日梦的技巧。白日梦不但能借着想象弥补现实中的不快,创造情绪的秩序——例如,一个人在想象中目击虐待自己的人受到惩罚,挫折感与攻击欲就会缓和很多——同时也能帮助孩子(还有成年人)预习想象的情况,在情况真的出现时,用最好的方式应对,并考虑各种可能的选择与出乎意料的后果,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意识的复杂性。只要运用得宜,白日梦也能产生无穷乐趣。
一个能记住故事、诗词歌赋、球赛统计数字、化学方程式、数学运算、历史日期、《圣经》章节、名人格言的人,比不懂得培养这种能力的人占了更大的便宜。前者的意识不受环境产生的秩序限制,他总有办法自娱,从自己的心灵内涵中寻求意义。尽管别人都需要外来刺激——电视、阅读、谈话或药物——才能保持心灵不陷于混沌,但记忆中储存足够资讯的人却是独立自足的。除此之外,一般人也喜欢跟这种人做伴,因为他们会与人分享心灵的资讯,帮助互动的对象,建立意识的秩序。
哲学、新科学观念的出现,也是源于找到新方法描述现实的乐趣。每个人都能取得促成思想心流的工具;在任何学校或图书馆也都有书介绍相关的知识。一个熟知诗歌韵律或微积分原理的人,就可以不受外来刺激控制,无视外界发生的一切,自行创造一连串有秩序的观念。当一个人学会一套象征体系,并且有能力加以运用时,他就在心灵之中建造了一个随时与他同在、自给自足的世界。
心灵自有一套法则的人这时就占有很大的优势,在极度困窘之中,诗人、数学家、音乐家、历史学家,还有熟读《圣经》的专家,都能在汹涌波涛中,找到清醒的小岛。
心灵若能自成一套规则,对正常生活也大有好处。缺少内化的象征体系的人,很容易被媒体宰割。他们容易被宣传家操纵,被演艺人员安抚,被推销员蒙骗。我们会依赖电视、药物或政治、宗教的救赎,主要是因为我们自身没什么可以仗恃的东西,内心无力抗拒那些自称握有解答者的谎言。不能为自己提供资讯的心灵,只能在混乱中随波逐流。
选字得当、善加组合的谈话,能带给听者极大的满足。字汇宽广、遣词造句灵活,之所以成为企业主管成功的要素,并不单单是因为实用的理由;口才能使人际交往更觉充实,也是一种人人学得会的技巧。
如果书写的唯一目标就是传递资讯,那么它就已注定了被时间淘汰的命运;但书写的主要功能乃是创造资讯,传递反倒在其次。
为写作而写作,不能说是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它提供给心灵一种表达途径,让一个人用方便记忆的方式,记录事件与感受,以便在日后重温。它也是一种分析与了解体验的方法,一种建立体验秩序的自我沟通。
虽然历史缺乏像逻辑、诗歌、数学那么明白,也可成为乐趣泉源的规则,但它有一套清楚的架构,建立在事件无法更改的时间顺序上。观察、记录、保存生活中大小事件的记忆,乃是整顿意识秩序最古老的方法。
拥有过去的记录,对提升生活品质极有帮助。它把我们从“现在”这个暴君的魔掌下解救出来,使意识能再度造访过去。它让我们挑选、保存特别愉快而有意义的回忆,从而创造一个能帮助我们面对未来的过去。
我们要谈的是业余科学,也就是一般人如何从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的法则中找到快乐。我们应该知道,数百年来,伟大的科学家一直把工作当作爱好,他们对自己发明的方法深深着迷,并没有把它当作工作,至于多得花不完的公家补助费,更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
很多一开始为解决某些人类共通问题而设的机构,经过许多时代以后,机构本身的重要性往往凌驾于原来的目标之上。例如,现代国家为了抵抗外侮而建立军队,但不久军队就有了自己的需求与策略,到头来,最成功的军人往往不见得是最能保卫国家的人,而是最擅长争取军事经费的人。
很多人一离开校门就不再学习,因为一二十年受外界强迫的学生生涯留下了许多不愉快的回忆。他们长期受老师和教科书操纵,毕业的那天就是他们的自由之日。
但放弃运用象征技巧的人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他的思考会受邻居、报纸社论、电视节目所左右,他会被专家学者牵着鼻子走。在理想状况下,强迫教育的结束应该就是自动自发追求更高教育的开始。这时,学习的目标不再是分数、文凭或找份好工作,而是了解周遭的事物,从个人经验中发掘意义,建构价值观,思考者会从这里面找到深邃的乐趣。正如柏拉图在《斐里布篇》中提及苏格拉底一个门徒的经验:初次畅饮这泉水的青年,快乐得好像发现了智慧的宝藏,欣喜若狂。他会任选一个论证,把所有的观念凑拢,综合在一起,然后又把它们一一拆开,分析解剖。他会诘问自己,然后又去诘问别人,他身旁的人不分老少都被他诘问不休,连他的父母也不能幸免,凡是肯听他说话的人他都不放过……这段话写于2400年前,但直到今天,对于一个初尝心灵心流之美的人的兴奋反应,我们还是找不到比这更生动、更贴切的描述。
第七章 工作之乐
弗洛伊德则把这句至理名言稍作修正,别人向他索讨快乐的秘诀,他给的答案简单而明白:“工作与爱。”确实,一个人能在工作与人际交往中找到心流,就已踏上改善生活品质的正途了。
“我很自由,我的工作很自由,因为我做的都是我想做的事。今天不想做,可以明天再做。我没有上司,我就是我自己生命的老板,我保持了我的自由,我也一直为我的自由而奋斗。”
柯拉玛深孚众望的原因很简单:他熟悉全厂各阶段的作业,如果有必要的话,他可以接替任何人的工作。更甚者,他可以修理任何一架机器的任何部分,从巨型吊车到小小的电子监视器。最令人意外的是,柯拉玛不但能做这么多事,而且每次都做得兴高采烈。若问他,没受过正式训练,怎么会操作那么多复杂的引擎与仪器呢?他的答案令人疑惑全消。他说他从小就喜欢各式各样的机器,尤其是出了问题的机器。“好比有一次,妈妈的烤面包机不能用了,我就问自己:‘如果我是烤面包机,我哪里会出故障呢?’”于是,他把烤面包机拆开,找到毛病所在,并且修好了它。从此他就一直用这种设身处地的方式,练习如何修护越来越复杂的机械系统。发现新事物的惊喜永远伴随着他,现在他虽然即将退休,但工作仍带给他莫大的乐趣。
柯拉玛从来不是个工作狂,也不会完全靠工厂里的挑战来肯定自己。比起将例行工作转变成产生心流的复杂活动,他在家做的事更了不起。柯拉玛与妻子住在市郊一所简朴的小平房里,经过许多年的努力,他们买下了左右的两块空地,其中一块空地上设置了一座石头园,园里有平台、小径,还种了大量花草和灌木。在安装地下洒水管道时,他忽生灵感:何不用它们来复制彩虹呢?当阳光洒落在细密的水柱间时,产生的七彩霓虹景象该有多美啊!他特意要选购喷水特别细密的喷头,却找不到合意的产品,最后只好自己动手设计,用自家的车床加工。现在下班后,他可以坐在后院走廊上,只要碰一下开关,就可以启动十多个喷水龙头,制造许多迷你彩虹。然而柯拉玛的小小乐园还有一个缺憾:大多数日子他都得去上班,回到家时,太阳通常已经落山,园里即使还残留彩虹,也嫌太黯淡。因此他从头构思,想出了一个了不起的解决方案。他找到了一种光谱与太阳非常类似的聚光灯,装在喷水器附近不显眼的地面上。这下他可真的弄齐了!纵然在深夜,只要一碰开关,他的房子就被包围在一片七彩缤纷的光幕与水幕当中。柯拉玛是难得一见的“自得其乐性格”的绝佳实例,虽处于贫瘠的环境下——一个几乎毫无人性的工作场所,城市边缘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却仍然能创造心流。在火车车厢装配厂里,他似乎是唯一能发掘挑战的人。别的焊接工接受我们访谈时,都说工作是一项负担,能避则避,每天黄昏下班,他们就冲进工厂附近的小酒吧里,用啤酒和笑闹宣泄一天的闷气,然后回家坐在电视机前喝更多的啤酒,跟老婆吵一架,一成不变的一天就这样过完了。
阿尔卑斯山村的老农妇、芝加哥的焊接工与中国古代传奇的厨子,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工作辛苦而毫无吸引力,换了别人做,恐怕无可避免要觉得厌倦、单调、没有意义,但这三个人都把躲不掉的工作变成了复杂的活动。他们从工作中发现被别人忽略的契机,全神贯注于手边的活动,磨砺自己的技巧,让自己深深沉浸于互动之中,使自我变得更强大。这么一来,工作变得充满乐趣,投注了精神能量,再怎么不堪的工作也乐在其中。
家庭每个成员都告诉访谈人员,纺织是他们觉得最有乐趣的活动——比旅行、上迪斯科舞厅跳舞、钓鱼还更有趣,看电视当然就更不用谈了。工作那么引人入胜,是因为它不断提出挑战。家族成员必须设计各自的图案,当他们觉得同一种图案用得太多时,就会换一种。每个人自己决定要织什么样的布、去哪里买原料、织多少、卖到哪里去——有些家族的客户甚至远至日本和澳洲。他们经常造访各地的生产中心,以便紧跟技术的新发展,或用最低廉的价格购买新设备。然而在整个西方世界,与心流如此相通的惬意安排,已经被动力纺织机及工厂集中生产制度无情地打断。18世纪中叶,英国的家庭手工业已无法与工厂大量生产竞争,家庭因而被拆散,工人必须走出家门,成群进入丑陋而有害健康的厂房,从清晨到黄昏,遵守严格的工作时间要求。不到7岁的儿童在漠不关心或存心剥削他们的陌生人中间,被工作的重担压得筋疲力尽。就这样,工作的乐趣在工业革命的第一波狂飙之下,已被摧毁得所剩无遗。
通过工作提升生活品质,需要两项辅助策略。一方面要重新设计工作,使它尽可能接近心流活动——诸如打猎、家庭式纺织、外科手术等。另一方面,还得培养像莎拉菲娜、柯拉玛、庖丁那样自得其乐的性格,加强技巧,选择可行的目标。这两项策略若单独使用,都不可能使工作乐趣增加太多,但两者双管齐下,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最优体验。
如果我们认为把精神集中于一份工作违反了自己的意愿,就会觉得浪费了精神能量。工作无法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充其量只能实现别人的目标;投注在这样的工作上的时间,是从我们一生应有的时间中压榨出来的。很多人常把工作视为不得不做的事,一项外界强加的负担,一种生命的债务。因此,尽管工作体验偶尔是积极的,但他们仍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因为这对他们的长期目标并没有什么贡献。
把工作与自己的长期目标联系起来
真正能解决工作压力的方法却是把它当作改善体验品质的策略。说的总是比做的容易,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精神能量集中投注在塑造个人目标上,无视一切转移注意力的诱惑。
虽然一般人都很期待下班回家的一刻,准备好好享用辛苦挣来的闲暇,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这段时间。更讽刺的是,工作的乐趣比闲暇更多,因为工作有类似心流活动的内在目标、回馈、游戏规则与挑战,能使人投入,全神贯注,浑然忘我;然而闲暇却没有结构可言,必须花更多精力才能把它塑造成产生乐趣的形式。
从技巧的运用中产生的心流体验,会带来成长;纯属被动的娱乐背后,什么也没有。全人类加起来,我们每年浪费了数以百万年计的人类意识,这么大的能量本来可以用来完成更复杂的目标,带动乐趣横生的成长,现在却浪费在模拟现实的刺激追求上。大众休闲、大众文化,甚至包括所谓上流文化在内,都是因为外在的因素(例如炫耀个人的地位)才赢得消极的注意,成为心灵的“寄生虫”。它们吸收精神能量,却没能提供实质的力量作为报酬,只是徒然使我们变得比原来更疲倦、更沮丧而已。
除非一个人能自行控制工作与闲暇,否则注定会感到失望。大多数的工作与休闲活动——尤其是消极接受大众传媒的方式,都不是为使人变得更快乐、更强有力而设计的,它们只是某些人赚钱的工具。一方面,如果我们听任它们得逞,它们就会吸干我们的生命精髓,只剩下一副空壳。另一方面,工作与闲暇正如同人生,可以应我们的需求发挥作用。学会从工作中发掘乐趣,不浪费闲暇的人,会觉得人生越发有价值。布莱特比尔写道:“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懂得善用闲暇的人。”
第八章 人际之乐
心流研究一再证实,生活的品质主要由两大因素决定:我们如何体验工作以及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关系。要知道我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最详尽的资讯来自我们交往的人,以及我们完成工作的方式。一个人的自我就由这两者界定,正如弗洛伊德为幸福所开的处方:“爱与工作。”
独处的体验为何如此受到否定?最根本的答案是:内在维持心灵的秩序十分困难。我们往往需要外在的目标、外来的刺激、外来的回馈,帮助我们控制注意力的方向。如果缺乏外来的力量,注意力就开始游荡,思路也变得混乱——也就是第二章谈到的“精神熵”的状态。
屏幕使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容易处理的小范围之内,心灵跟电视互动,暂时可以不受个人的烦虑打扰。屏幕上掠过的资讯,会把不愉快的念头逐走。但用这种方式逃避沮丧,实在是一种浪费,因为徒然投下许多注意力,却得不到什么收获。
性也常是用外在秩序控制思想的手段,一种逃避孤单的消磨时间的方法。因此,把看电视和性行为相提并论,也不足为怪。性虽是人类与生俱来繁衍后代的本能活动,但春宫画和夸张的性行为却使它吸引力大增,注意力因而很容易集中在这种事情上,使不受欢迎的念头无隙可入,而问题是它并没有开发意识复杂性的潜力。
对控制体验品质能力最大的考验就是,一个人在独处而没有外来需求帮助他组织注意力时,采取什么对策。
不要把新挑战看成需要压抑或逃避的东西,而是一个学习和改善技巧的机会。肉体的精力随年龄渐长而衰退,这代表我们应该把精力从操控外在世界的野心,转向对内心的真相做更深入的探讨;这也代表我们终于有时间读普鲁斯特的小说、学下棋、种兰花、帮助邻居——如果我们觉得这些事情值得追求的话。除非早已养成善用独处光阴的习惯,否则这些事情都是非常困难的。这种习惯越早养成越好,而且永远不嫌太早。前几章已经谈到若干运用肉体与心灵创造心流的方法,如果一个人能随心所欲地进入心流,不受外在条件限制,就已掌握了改变生活品质的钥匙。
所有的规则都有例外。虽然大多数人都怕孤独,但也有些人刻意离群索居,选择独自生活。英国哲学家培根引用一句俗语说:“喜欢独居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倒不一定是神,但一个人若能从独处中找到乐趣,必须有一套自己的心灵程序,不需要靠文明生活的支持——亦即不需要借助他人、工作、电视、剧场规划他的注意力,就能达到心流状态。
人生最强烈而有意义的体验,往往发生在家庭中。很多成功的人都同意艾柯卡的话:“我有成功的事业,但跟我的家庭比起来,事业实在是无足轻重。”
古罗马雄辩家西塞罗曾说,要得到完全的自由,必须先臣服在一套法律之下。换言之,接受限制就能得到解放。例如,决定把精神能量全部投注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之中,不论发生什么问题、障碍,或有更好的人选出现,都不会变心,就不会再有追求最大感情回馈的压力。既然已决定信守旧式婚约的承诺,而且不受传统所迫,完全发乎本心,当事人就不必担心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抉择,别人的配偶是否比自己的更好,结果就省下不少精力应付生活需要,不必再花无谓的力气,思考过什么样的日子。
如果父母在家里安排一些容易了解、颇具复杂性的活动,情况就好多了。如果父母喜欢玩乐器、烹饪、阅读、园艺、木工或修汽车引擎,他们的子女就有可能从类似的活动中发现挑战,投入足够的注意力,开始从一些有助于他们成长的事情上找到乐趣。如果父母多谈谈他们的理想与梦想——即使没能实现——也可能会激励孩子的野心,突破目前的自满状态。再不然,拿工作或时事当话题,把孩子当作小大人或朋友看待,也能把他们训练成有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但如果父亲一有空就捧着酒杯,坐在电视机前不动,孩子当然就会推论,成年人都是一些不知乐趣为何物的无聊家伙,他们会转向平辈寻求乐趣。
无条件地接纳对儿童尤其重要,如果父母威胁孩子,不能实现要求就收回对他的爱,孩子游戏的天性就会逐渐被长期焦虑所取代。但如果孩子知道父母无条件地为他的幸福奉献,他就能无所畏惧地去探索这个世界;否则他就只好抽出一部分精神能量来保护自己,这样他能自由运用的精神能量就少了。早期精神上的安全感,很可能是养成儿童自得其乐性格的一大要素,少了它,就很难长时间放松自我,真正体会心流。当然,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指人际关系不需要任何标准,犯规也不会受罚。如果触犯规定不需要冒任何风险,规则就变得没有意义了;任何活动若缺乏有意义的规则,就不可能产生乐趣。孩子必须知道,父母对他们有某些期望,不听话就要面对特定的后果。但他们也该知道,不论发生什么事,父母对他们的关怀都不会改变。
我们这个时代最根本的一个错觉就是,以为家庭生活可以自给自足,处理家庭生活最好的策略就是听任其自由发展。男人尤其喜欢用这个念头自我安慰。他们知道工作要有成就是多么困难,要为事业付出多少努力。回到家,他们只想松口气,而且觉得家人无权再向他们提出重大的要求,他们同时迷信家庭的完整。只有当一切都已太迟——妻子开始酗酒,孩子变成冷漠的陌生人——很多男人才醒悟,原来家庭跟“合资企业”一样,必须不断投注精神能量,才能保障它的生存。
培根写道:“最可怕的孤独就是没有真诚的友谊。”跟家庭关系比起来,从友谊中找到乐趣要容易许多。我们可以根据共同的兴趣或人生目标选择朋友。朋友绝少会试图改变我们的自我,只会帮我们加强自我。家庭中有很多烦人却不得不接受的事,诸如倒垃圾、打扫卫生等,但是跟朋友在一起,我们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好玩的事情上就够了。
遗憾的是,现代人的友谊很少能维系到成年以后。我们的职业流动性太大,太过专业化和狭隘,无法培养长期的人际关系。能维持一个完整的家庭就算是运气不错,朋友圈子就更不用提了。听成功的成年人(尤其是男人——大公司的经理、杰出的律师、医生等)谈到他们的生活变得如何如何孤独时,总令人不免感到意外。他们含着眼泪追忆初中、高中或大学时代的好朋友,但这些朋友都已成过去,即使现在还见得到面,大家的共同点已很少,往往就只剩甜蜜与苦涩交杂的回忆。
个人意识必须先改变,社会改革才会产生。一个年轻人问历史学家卡莱尔,他将如何改变这世界,卡莱尔答道:“改变你自己,这样世上就少了一个恶棍。”他的忠告至今仍然适用。企图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却不先学习控制自己生活的人,到头来往往把世界搞得更糟。
第九章 挫折中如何自得其乐?
把不幸的灾祸变成幸运的契机,是一种难得的天赋才能。具备这种能力的人被公认为是社会的“适存者”,他们的力量来自弹性或勇气。不论我们如何称呼他们,能够克服万难、超越障碍,已足以使他们鹤立鸡群。事实上,一般人谈起他们最佩服某个人的理由,大多不外乎勇气过人、不畏艰难。培根引用禁欲学派哲学家塞涅卡的话指出:“人在得意时表现出的种种优点令人羡慕,但人在困境中表现的种种优点更令人佩服。”
曾获诺贝尔奖的化学家普利高津,把控制随机运动中,原来会散失掉能量的物理系统,称作“耗散结构”。例如,地球上的植物界就是一个庞大的耗散结构,因为它靠光进行光合作用,光本来只是太阳燃烧的副产品,没什么用途。植物有法子把这种可能浪费掉的能量,转变为叶、花、果、树皮及树干生长所需的原料。又因为没有植物就不会有动物,所以也可以说,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靠着耗散结构把混沌塑造成复杂的秩序才得以存在。
人类也会运用可能报废的能量,实现自己的目标。科技上的第一个重大发明——生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最初,火都是由偶发事件所引起的:火山爆发、闪电、各种易燃物的自燃。自然腐朽的树木到处弃置,毫无用途可言。人类学会用火以后,原来可能散失的能量就可以用来温暖他们的洞穴、炊煮食物,还可以用于冶铸金属用品。
应付造成精神熵的状况,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阻挠我们实现目标的障碍上,消除它,并重建意识的和谐,这种方法比较直接;另一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整个状况,包括自己在内,探讨有没有其他更合适的目标,寻求不同的解决之道。
正面刚,侧面绕
外来的力量无法决定困境能否转变成乐趣。一个健康、富有、强壮、有权力的人,在控制自己的意识上,并不见得比一个疾病缠身、贫穷、衰弱、受尽迫害的人更有胜算。一个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的人,和一个被生活压垮的人之间的差别,无非是外在因素的综合和个人对这些因素的阐释,也就是由他把挑战视为威胁或行动的契机所造成的。
阿德勒的心理学,事情好坏全由自己定义
一个人有没有“自得其乐的自我”,最根本的不同在于,自得其乐的人知道目标完全由自己选择,并不是什么随机效应,也不是外来力量所造成的。这个事实造成两个乍看可能截然相反的结果:一方面,自行做主的信念使一个人更能全心投入目标,他的行动确实而有内在的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对目标有主控权,必要时他可以很容易修正。由此可见,自得其乐的人待人处事既能做到前后一致,又能保持相当的弹性。
第十章 追寻生命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决心实现一个困难的目标,所有其他目标都是为这个大目标而存在,他就会投入所有精神能量,培养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巧,那么所有的行动与感受就会形成蔚为和谐的整体,人生各个不同的部分也会契合无间。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每种活动都深具意义。在这种情形下,一个人的生命就有了意义。
找到人生的使命
一个人制定的目标完成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不让自己的精力消散或浪费掉。哈姆雷特说:“决心的本色在顾虑的阴影下变得苍白……气壮山河的冒险……也失去行动之力。”一个知道该怎么做,却无法打起精神实践的人,实在很可悲,所以英国浪漫诗人布莱克说:“心中有欲望却不付诸行动的人是在毒害自己。”
方向、决心加上和谐,就能把生命转变成天衣无缝的心流体验,并赋予人生意义。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再也不觉得匮乏。意识井然有序的人不需要害怕出乎意料的事,甚至也不惧怕死亡,活着的每一刻都饶富意义,大多数时候也都乐趣无穷。这种境界听来实在很有吸引力,但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进入这种境界呢?
所有的心流体验也是如此:目标与努力之间有对应关系。开始时靠目标证明努力的必要,到后来却变成靠努力证明目标的重要性。
最理想的方法其实应该是,行动与反省相辅相成。行动本身是盲目的,光靠反省又流于缺乏行动力。在为一个目标投下大量精神能量之前,应该先提出几个基本问题:我真的想做这件事吗?做这件事会有乐趣吗?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仍然能从中得到乐趣吗?我和其他人,必须为它付出的代价值得吗?完成这件事以后,我还会喜欢自己吗?
发生在人类身上的精神熵,都是因为觉得该做的事比做得到的更多,或自觉能做到的比环境许可的更多所引起的。这种现象只有在一个人同时考虑多个目标,不同欲望发生冲突时才会出现;只有在一个人不仅知道自己是什么,也知道自己能成为什么时,才会发生。一个体系越复杂,变通的出路越多,就越可能出问题。心灵的演进正是如此:处理资讯的能力越强,内在冲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面临太多要求、选择及挑战,我们会觉得焦虑;但太少时,我们又觉得厌烦。
做减法并不容易
很多人怀念童年时光,并非事出无因;很多人都像托尔斯泰笔下的伊凡·伊里奇一样,觉得童年的完整宁静的心灵,对此时此刻的专一投入,都随岁月流逝越来越难唤回。
很少人会坚持,简单的意识比复杂的意识好,虽然前者比较和谐。我们可能会羡慕狮子休息时的平静、部落成员面对自己命运时的坦然,以及孩子对此时此刻的专注,但这些模式都解决不了我们当前的困境。建立在天真无邪基础上的秩序,对我们已是遥不可及。一旦摘下知识树上的果实,重返伊甸园的路就永远被封闭了。
“发现性”人生主题是一个人基于个人经验和选择的自觉,自行撰写行动的脚本;“接受性”人生主题则是按照别人写就的脚本,扮演分配在自己头上的角色,照本宣科。
这方法也似乎简单得不值一提,但因为它经常受到忽视,而且这种情况在今天尤其严重,所以不妨重新拿出来谈谈。这一方法主要是从前几代建立的秩序中汲取经验,找到一个避免自己内心被扰乱的模式。文化会累积大量的知识——或者说有秩序的资讯,可资运用在这方面。伟大的音乐、建筑、艺术、诗歌、戏剧、舞蹈、哲学、宗教,都是以和谐克服混沌的好榜样,任何人都可以仿效。但很多人都忽视它们的存在,只想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命的意义。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包含有秩序的资讯,包括各种行为模式、目标模式如何成功运用于有意义的目标,规范人生的典范等。很多生活陷入混乱的人,得知在他们之前也有人面临类似的问题,就能重燃希望,克服困境。
我在讨论会一开始,先简单介绍了一下但丁的《神曲》。这部写于600多年前的作品,是我所知道的谈到中年危机及其解决之道的最古老的文献。但丁这部卷帙浩瀚的长诗,开宗明义就写道:“我在人生旅程的中途,发现自己置身于幽暗的森林,完全不认得路。”
未来一代的任务就是开发心灵的这个层面。过去我们学习把自己跟别人及环境区分开来,现在我们要学习在不丧失辛苦得来的独特性前提下,跟周遭其他个体重新结合。未来最大的希望就寄托在宇宙体系是靠共同法则结合的认知之上,我们把自己的梦想和欲望加诸自然,若不把这个认知列入考虑,一切就没有意义可言。认清人类意志的极限,接受与宇宙合作,而非统治宇宙的角色,我们就会像终于回到家的流浪者,觉得无比轻松。只要个人目标与宇宙心流汇合,意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